2007/07/25

《五律》水 : 徐持慶

霖滋成嫩綠, 泉吼越雷鳴。
為有源頭活, 曾無涸轍驚。
渴時求一滴, 潤處感三生。
吹皺干何事, 偏勞騷客爭。


註:
﹙1﹚為有源頭活:宋朝理學家朱熹《觀書有感》(其一):“半畝方塘一鑒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。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 “半畝方塘”指詩人的心境、智慧,它像鏡子一樣對美妙的大千世界進行反映,對萬物至理進行品味體會,它之所以能够“清如許”,是不斷讀書(“源頭”有“活水”不斷補充進來)的緣故。
﹙2﹚涸轍:涸轍,水枯竭了的車轍。莊周家貧,向監河侯借米粮。監河侯說:“等我把稅收齊以後,借你一大筆錢。”莊周說:“我來時,看見車轍裏有條鮒魚,自稱是東海波臣,要我給牠升斗之水以活命。我說你且等着,等我遊歷吳越之地,把西江之水引來給你。鮒魚說,我衹求可以活命的一點點水,你這樣說,還不如到枯魚之肆去找我吧!”見《莊子‧外物‧第二篇》。後以“涸轍鮒”、“處涸轍”等喻身處困境急待救援的人。唐代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酌貪泉而覺爽,處涸轍以猶歡。”
﹙3﹚吹皺干何事:南唐詞人馮延巳《謁金門》詞:「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。閑引鴛鴦芳徑裏,手挼紅杏蕊。」後來南唐中主李璟開玩笑的問馮延巳:「吹皺一池春水,干卿底事?」見《十國春秋‧卷二十六‧南唐書‧馮延巳傳》。後比喻事不關己而好管閒事。

語譯:
植物因為得到雨水的滋潤,都抽出嫩綠的葉芽。泉水的冲激聲比雷鳴還響亮。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補充進來,就不必害怕會枯涸。 酷渴時如果能求得一滴水止渴,那被潤澤的人就會三生感激。南唐詞人馮延巳《謁金門》詞卻因那句:「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。」竟然惹來南唐中主李璟對他爭議:「吹皺一池春水,干卿底事?」
2007/7/26